●动物体内正常菌群的分布
动物出生前正常体内是无菌的。出生后因母体舔抵、吮乳、采食等与周边小环境接触,其体表和整个道化道就有细菌栖居。寄生在正常动物的体表、消化道和其他与外界相通的开放部位的微生物群以细菌量最多,通常把这些在动物体各部位正常寄居而对动物无害的细菌称为益生菌群或正常菌群。这些细菌之间、细菌与动物之间及环境之间形成了一种生态关系,这种微生态环境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状态。在动物体内,不同部位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差异很大。动物体内的益生菌群主要分布在:
1、泌尿生殖道。正常情况下,仅在泌尿道外部有细菌存在,阴道内主要是乳杆菌,其次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尿道口有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等。
2、呼吸道、鼻腔和咽部。常存在葡萄球菌等,在咽喉及扁桃体黏膜上,主要是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占优势,此外还存在着潜在致病性幑生物如肺炎球菌、乙型链球菌等。正常动物的支气管和肺泡是无菌的。
3、消化道、口腔。温度适宜,含有食物残渣,具备微生物生长的良好条件,主要有多种球菌、乳杆菌、棒状杆菌等。胃内因胃酸的杀菌作用,细菌极少,只有乳杆菌、幽门螺杆菌、八叠球菌等少量耐酸细菌。反刍动物前冑没有消化腺,主要靠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消化食物,大多数为无芽孢的厌氧菌,也存在一些歉性厌氧菌。小肠中由于多种消化液的作用,细菌较少。大肠积存有食物残渣,又有合适酸碱度,适于细菌繁殖,微生物的种类繁多每克肠内容物的总菌数可达109-1010cfu,主要是厌氧菌(如双岐杆菌、拟杆菌等),其次是肠球菌、大肠杆菌、乳杆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酵母菌等。大肠杆菌并非大肠内的优势菌。
●动物正常益生菌群的生理作用
1、免疫作用。正常菌群的免疫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作为与宿主终生相伴的抗原库,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应答,产生的免疫物质对具有交叉抗原组分的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肠道中乳杆菌和双岐杆菌能诱导分泌型IgA的产生,激活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对胃肠道的抗感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2)促进宿主免疫器官发育。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发现,无菌动物免疫器官发育不良,使之建立正常菌群两周后,免疫系统发育与普通动物一样。
2、生物颉颃作用。正常菌群与黏膜上皮细胞紧密结合,在定植处起着占位性生物屏障作用。其机制是:寄居的正常菌群通过空间和营养竞争以及产生代谢产物,抵制病原菌定植,抑制其生长或将其杀灭。抗生素使用不当将会破坏这一作用,使病原菌在数量上占优势,并引发疾病。
3、营养作用。正常菌群在其生命活动中能影响和参与动物体物质代谢、营养转化与合成。肠道正常菌群能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如纤维素只能在微生物纤维素酶的作用下被分为挥发性脂肪酸;肠道细菌能利用非蛋自质氮化合物合成蛋白质,能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并被宿主吸收。
●当前允许在养殖动物过程中添加的微生物品种
当前,国家允许在养殖动物过程中添加的微生物品种如下:保加利亚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两岐双岐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等等。
金正康在蛋鸡肉鸡养殖生产中的饲养应用试验案例
案例一:在肉鸡中的饲养应用试验
本试验于2016年6月,在广西金陵集团,选择5000只1日龄肉鸡,然后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两组。对照组按该场原来日粮饲喂,试验组在该场日粮中再添加金正康宝。90日龄时出栏称重,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重量分别为2.26kg和2.05kg,试验组比对照组增重提高13.6%,料肉比降低6.5%,成活率提高3.4%。
数量 90日龄体重 比对增重 成活率提高
试验组 2500只 2.26kg 13.6% 3.4%
对照组 2500只 2.05kg
案例二:在蛋鸡中的饲养应用试验
本试验于2016年5月,在广东高州某蛋鸡场,本试验选用同日龄海兰褐蛋鸡10000只,分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产蛋高峰期过后,从42周龄开始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加金正康,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不加喂金正康。每日统计记录各项数据。试验期4周时间,试验结束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4周后 试验组 对照组 对比
产蛋率 96.76% 89.97% +6.79%
平均蛋重 64.91g 62.23g +2.68g
日耗料(只) 112.67g 107.58g -5.09g
死淘率 0.0 275% 0.0640% -57%
案例三:在种鸡中的饲养应用试验
本试验于2016年5月,在广东佛山某种鸡场,本试验选用同一日龄同一鸡舍的正在产蛋的种鸡6000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3000只。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再加金正康。预饲期7天过后,从165日龄开始到221日龄结束,总共56天。每日统计记录各项数据。试验结束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项目 试验组 对照组 两者对比
死亡率 2.12% 5.26% -3.14%
产蛋率 64.9% 54.4% +10.5%
种蛋合格率 95.79% 80.21% +15.58%
料蛋比 3.20 3.29 -0.09
受精率 96.58% 91.34% +5.24%
胚胎成活率 98.11% 90.59% +7.32%
阅读量:
284